微信掃一掃
鐵路:形成大型環形鐵路樞紐
鐵路方面,合肥市將加快高速鐵路、城際鐵路和鐵路綜合樞紐建設,規劃形成“七高鐵四普鐵四城際”的鐵路網絡布局,其中,“七高鐵”為滬漢蓉高鐵、京福高鐵、商合杭高鐵、合西高鐵、合鄭高鐵、合蚌連高鐵、合安九高鐵。
“四城際”為合六城際、合滁寧城際、合馬城際、合蕪宣城際;“四普鐵”為淮南鐵路、寧西鐵路、合九鐵路、六宣鐵路;規劃形成“三主四輔多點”的鐵路客站和“7個貨運站、9個客貨共同站”鐵路的貨站布局,共同構建大型環形鐵路樞紐。規劃鐵路線網正線總里程為1369.8公里。
公路:兩張網實現四通八達
高速公路及國省干線公路網絡建設方面,合肥市遠景規劃形成“兩環十三射一縱三聯”高速公路網、“十二縱十橫”一級公路網。高速公路網總里程約964公里,一級公路總里程1016公里。
其中,“兩環十三射一縱三聯”高速公路網,“兩環”為繞城高速公路環(內環)和繞越高速公路環(外環),“十三射”為合徐高速、合蚌高速、合六葉高速、合武高速、合安高速、合銅高速、合宣高速、合黃高速、合蕪高速、合馬高速、合寧高速、合連高速、合寧二通道高速,“一縱”為德上高速、“三聯”為機場高速、合寧二通道延伸線、淮揚高速。
“十二縱十橫”一級公路網中的“十二縱”為G206、S242、G330(原S103)、S208、S105、G329(原101、原S331、原S104)、S420、S260、S101、S102、S241、S229,“十橫”為S311、S344、S312、G312、合六南通道、S105復線(方興大道延伸線)、S351、G346(原S317、原S316、原S105)、S316、S319。
水運:內外通暢挖掘潛力
水運方面,規劃形成“兩干六支”的內河航道網,實現內河水運通江達海;規劃形成“一湖四射”的對外聯系通道?!耙缓纳洹保骸耙缓奔闯埠?;“四射”即合裕線、兆河-西河、白石天河、江淮運河。
主城區擬建15條軌道交通線路
當前,合肥有3條軌道交通線路同步在建。按照規劃,在合肥主城區,將建設15條主城區軌道,總規模586公里,線網密度一環內1.8公里/平方公里,二環內1.5公里/平方公里。
合肥還將建設5條市域軌道線路,這5條市域鐵路線分別開往長豐、巢湖、廬江、六安方向,以及機場快線。
另外,合肥版圖還將形成7條中運量公交系統,總長度達到140.8公里,努力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公交都市。
“一目七連十二射”快速路遍布城區
隨著合肥市城市化、機動化快速發展,城市交通擁堵現象由一環向二環蔓延。這個時候,高、快速路就將成為保障城市道路暢通的關鍵。按照規劃,在合肥主城區,將形成“一目七連十二射”的高、快速路系統??焖俾芬巹澘傞L504.5公里,路網密度為0.47公里/平方公里。
其中,“一目”由北二環、南二環、繁華大道-天都路-錦繡大道、方興大道、西二環-集賢路、郎溪路-淝河大道構成;“七連”為魏武路-龍興路、淮海大道、橋頭集路、銅陵路-馬鞍山路-包河大道、宿松路、深圳路-徽州大道和金寨路;“十二射”為合淮路、阜陽路、銅陵北路、包公大道、裕溪路、方興大道(東線)、宿松路、集賢路、繁華大道、方興大道(西線)、長江西路和蓬萊路。
此外,合肥還將規劃主干路網1189.2公里,路網密度1.0公里/平方公里。其中,一級主干路規劃里程503.2公里,二級主干路規劃里程686.0公里。
肥東、肥西未來將有高鐵站
合肥高鐵南站自從去年投入運營后,正在逐漸改變并優化合肥市民的出行方式。
未來,合肥主城范圍內,將形成“四主六輔”內外銜接樞紐。其中,“四主”為新橋國際機場、合肥南站、合肥西站、合肥站樞紐;六輔為肥西高鐵站、肥東高鐵站、汽車客運東站、南崗樞紐、濱湖汽車站、北城站樞紐。
二環內謀劃145處停車場新增2萬個車位
按照規劃,公共停車場的選址方案主要考慮二環內城區,計劃公共停車場共選址145處,總停車泊位數量達到2萬個,其中,近期公共選址83處,泊位1.17萬個;遠期預控選址62處,總泊位0.83萬個。
1070公里自行車道
未來,合肥主城區規劃步行網絡5679公里,其中老城步行網絡密度8.9公里/平方公里,濱湖核心區步行網絡密度9.1公里/平方公里,高鐵核心區步行網絡密度11.3公里/平方公里。
主城區形成1070公里的自行車重要主通道,密度0.91公里/平方公里。另外,規劃天橋或地道46處,規劃結合軌道站點過街127處。
貨運車輛擬全部從城市外圍通過
主城內貨運物流通道主要利用城市內快速路、主干路,主要布局于城市外圍,在主城內部形成“兩環六連十一射”的貨運物流通道。
內環:魏武路-蒙城路-天水路-文忠路-龍崗路-巢湖路-大連路-宿松路-云谷路-玉蘭大道-方興大道-G206;外環:蒙城路-蒙河路-龍興大道-繁華大道-巢湖路-大連路-宿松路-劉河路-深圳路-將軍嶺路。
晨報星級記者 方佳偉 通訊員 武家林
軌道交通
◎在合肥主城區,將建設15條主城區軌道,總規模586公里,線網密度一環內1.8公里/平方公里,二環內1.5公里/平方公里。
◎建設5條市域軌道線路,服務市域城鎮與主城區的通勤出行。這5條市域鐵路線分別開往長豐、巢湖、廬江、六安方向,以及機場快線。
高鐵站
肥東、肥西未來將有高鐵站
道路
◎將規劃主干路網1189.2公里,路網密度1.0公里/平方公里。其中,一級主干路規劃里程503.2公里,二級主干路規劃里程686.0公里。
◎規劃步行網絡5679公里,其中老城步行網絡密度8.9公里/平方公里,濱湖核心區步行網絡密度9.1公里/平方公里,高鐵核心區步行網絡密度11.3公里/平方公里。
◎主城區形成1070公里的自行車重要主通道,密度0.91公里/平方公里。
泊車位
◎二環內城區,計劃公共停車場共選址145處,總停車泊位數量達到2萬個,其中,近期公共選址83處,泊位1.17萬個;遠期預控選址62處,總泊位0.83萬個。